采购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,要进行有效的采购管理,建立一套完整、可行的采购管理制度,以制度来进行管理将会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果大幅度提高。那么如何进行采购战略构思?
构思采购战略,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:业务回顾、供应市场分析、企业自身分析、制定采购和供应目标、制定采购和供应策略、监督策略执行和落实。

业务回顾
在业务回顾和总结中,需要包括你在过去一年中采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
(1)对采购额、数量、品类、成本节约等做趋势分析、归因分析;
(2)对质量、交付、成本、技术、工程等供应商绩效进行分析。除了在纵向上对某供应商的出货数量、金额、成本情况做出分析外,还需要将供应商在不同维度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,包括质量绩效、准时交付绩效、技术能力、工程能力、成本差异,按月或按季度,用柱图和曲线得出结论,哪个供应商绩效最佳,哪个供应商最差;
(3)罗列出过去一年所发生的重大事故,以及对公司而言是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;
(4)对目标与计划达成的差异进行分析。年初制定的计划与实际结果总是有差异,可能更好可能更糟。不管是好还是糟,都需要找出真正的原因,是否可以避免下次再犯,或者向公司高层做出合理解释。
供应市场分析
正如市场销售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和需求分析一样,采购也同样需要对上游供应市场做出详细而精准的分析。在对供应市场进行分析时,需要对行业、现状、品类和风险进行分析,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供应市场中的供应商、客户、竞争对手、替代者等。


作为采购,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供应和交付问题,同时帮助企业省钱以增加企业利润;除了省钱,还得构建采购的竞争优势,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,还得想办法在未来打败竞争对手,通过战略采购和采购战略,通过供应链的竞争优势赢得市场。因此,企业在构思采购战略时,就要对供应市场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。找到哪些因素对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产生影响,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采购战略。
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分析时,可以采取波特五力模型分析,通过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,可以得出以下几点。
(1)哪些力量在发生作用?
(2)哪些驱动因素对这一细分市场的供应商影响最大?
(3)这一市场上的成功竞争对手具备怎样的特点?
(4)如何令供应市场动态为我所用?
供应市场现状分析包括供求关系分析和供需平衡分析两个方面。
(1)供求关系分析。任何企业可能既是供应方又是需求方,不论作为供应方还是需求方,需要做下表所示的分析。

(2)供需平衡分析。企业通过供需平衡分析,需要得出以下几点。
① 是否存在总量失衡?总量失衡是属于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?
② 是否存在结构性失衡,哪些物料供大于求,哪些物料供小于求?
③ 资源获取和需求匹配关系分析,以时间轴为基准进行判断,给出预测状况。
④ 市场供求变动因素研究。
以下是企业对市场进行的供需平衡分析结果

对供应商的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:
(1)市场占有率分析
(2)供应商利润和合作关系分析,可以识别出高利润供应商,作为谈判空间参考;同时需要留心财务业绩低于平均水平的供应商,制定风险计划,甚至避开合作。
(3)现有供应商的分析。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析

找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,即在最终市场与你直面相争的企业,进行以下分析。
(1)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。竞争对手是跟你旗鼓相当,还是力量悬殊?
(2)竞争对手的供应商选择和合作策略。可以参考使用或者避开防范。
(3)竞争对手的采购供应(保障)策略。
对替代者的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。
(1)替代者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地位。
(2)威胁因素是什么。
(3)打压抑制或顺应的策略。
对采购产品或服务做归类分析,可以按照产品或服务的具体使用功能来分类,对于物料也可以根据器件的功能来加以区分和归类。
(1)ABC分类法。将BOM(物料清单)和对应的成本打开,成本=用量×单价。其中,累计成本占总成本的80%的物料划分为A类;累计成本占总成本15%的物料划分为B类;累计成本占总成本5%的物料划分为C类。
(2)按交期分类。按照物料不同的长短交期进行物料分类
(3)按资源可获取性的难易程度分类。按独家供应、关键物料、策略器件来进行分类,这种分类通常用于战略寻源。
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(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)的过程称为风险管理。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、风险分析、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。